Is this email not displaying correctly? View it in your browser.  
IDG幸福快讯


 

      11月是“幸福月”:11月4日,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.塞利格曼在上海主持“幸福家庭”论坛,畅谈对孩子和父母的“积极教育”;11月9-11日,中国第二届积极心理学大会在清华召开,激起了又一波国人对“幸福”的探讨和追求;11月22日感恩节,越来越多的人在表达感恩,传播感恩,洒下幸福的种子……

      上过幸福成长课的同学在传播这个课程时,时常听到的一种回应是:“我过得挺好的,挺幸福的,不用上什么课了吧?” 这期幸福快讯的两位主角给我们带来一个好故事,好答案。秉公和韦静,一对年轻有为的夫妻,一个在软件公司任项目经理,一个在互联网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,两个人一起上课、分享、讨论、鼓励、实践、探索、积累人生幸福的点滴。
 
      我们体验的人生就是我们所关注的东西。幸福课结束的两个多月中,他们俩各自写下了50多篇幸福日志。Dream it, believe it,live it, 或许就是他们幸福感如涓涓细流不断的原因吧。
 
      选一篇秉公的幸福日志来做结束语:“秋雨,今天就是一个宅的天气,但聚会吃饭聊天仍然是脱宅利器。中午和一帮同事朋友吃了顿火锅,给已然降温的天气加了点热度。回家@小韦同学 准备了下午茶,晚上做了几个菜,和家里打了电话。一切顺理成章,但我知道这就是幸福。抬头一看,墙角的玫瑰花开了。”
 
      感谢秉公和韦静。祝福你们幸福成长,甜蜜美满。

 

 
   Karen     

 幸福感言

“呵护自己的幸福之树 - 幸福就要说出来!”
         -- 丁秉公、韦静(2012年北京幸福成长小组五期成员)


      有一天早餐的时候,静和我说“人要是没有点追求,怎么能够进步” 我一下子就回想到两个多月前报名参加幸福成长小组的那一刻。那个时候,我还在一个项目的收尾阶段,事多,脾气大,而且我是那种会和自己生气的人,还有点“周日综合症”,也就是周末上班前那个晚上会特别不爽。这样一来二去的弄得静的心情也很受影响。话说回来,我很幸运有静这样一个老婆,因为她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,经常有好主意,这次也不来例外。机缘巧合,她的同事提到过“幸福成长小组”这个课程,而我工作又到了一个“烦躁期”,也希望能改变一点,进步一点。所以,就被她说动了来参加这个培训。事实证明这又是一个好主意,而且是一个超赞的好主意。

 

      对于培训,我和她都不陌生。我们都在外企工作,每每在企业招聘的时候,培训也一直是标榜的福利之一。事实的确如此,线上的,线下的,小组的,一对一的,你能想出的培训方式大概都有了。其中,也不乏很贵很高端的,如一本教材就要好几百刀的。虽然有这么多的培训,你也可以从中学到些小技巧,但是能对你长期产生影响,让你养成习惯,或者是触及你心灵从而改变你的一些关键行为的少之又少。所以,这次虽然报了名,我对培训的期望也就那样。我们都知道三分钟热度原理,培训完豪情万丈,过了些日子,也就回归平常的。事实证明我错了,这一次真的不一样,直到现在,她就像涓涓细流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分每秒,我们也不断的从中受益。

 

      就拿幸福日志来说吧,培训完之后,我和静两个人就一直在坚持写幸福日志,虽然说不上每天都写,但只要有时间,有感觉就写。不是要晒幸福,这是写给自己的,是要给自己留下一个记忆片段。你的记忆组成了你的人生。如果你强化了每个幸福时刻,自然也就强化了你的幸福感。试想当你感觉不爽郁闷,然后心里又想变得快乐幸福的时候,你到底给你的幸福花了多少时间,多少精力?写幸福日志的那几分钟,就是要花的时间,就是要让你的心暂时给你自己,回忆一下,反省一下,感受一下自己的幸福。可能是一杯爱人亲手冲的拿铁咖啡,一份爱心晚餐,一个北京碧蓝的天空,亦或是墙角的一束玫瑰。幸福就要写下来。对我而言,幸福日志,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细节,改变了原来对周边人事物的漠然。这种漠然,不是冷漠,而是因为理工科的训练和工作的压力,让自己的感觉变得迟钝了。如果你连幸福都感觉不到,何谈幸福感呢?

 

    写幸福日志需要一颗感恩的心。我们所得到的享受到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,里边有别人对你的帮助,亲人对你的爱,甚至是大自然对你的恩惠。成长课开篇就是“感恩”,感恩是其他所有美德勇气,仁爱,正义等等的来源。这也正说明了感恩的重要性。培训完之后我和静利用学到的“感恩”知识分别做了不同的尝试。我的尝试是给一个帮助过我的同事写了封感谢信,感谢她让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。这一个小举动,让她在以后的后续工作中 ,第一个想到的是我。当她有新分享时,甚至给我做单独讲解,连她自己都说我是她的VIP了。试想一下,如果每个和你合作的同事,有这样的沟通渠道,可以提高多少效率。静的尝试影响圈就更大了。她把幸福感带到了她所工作的团队。她回去在团队里做了个“心酬小窝”。当每个人对团队里某个同事有什么感激的话,无论大小,都可以写下来,贴到“心酬小窝”的墙上。用她的话来说,写条条,贴条条,收条条的时候,都很开心。不仅你开心,你的同事,你的老板都开心。团队建立了,气氛搞上去了,好的企业文化也慢慢建立了。



    成长课里学到的自我效能,亲密关系等也很有帮助,不能一一累述。为什么一门培训课程能‘保鲜’这么久? 我想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课上的分享,学员来自不同行业,不同年龄和背景,大家在同一个课堂,坦然地分享,智慧的碰撞,让课程的整个过程变成了一个享受。正如“幸福成长小组”这个名字一样,她不是什么幸福“学习”小组”,也不是什么“零起点包教包会”小组。她没有给我们标准答案,但是就像给我们的心田种了个种子,让我们和她一起成长,用一生来呵护好自己的幸福之树。


 

【错过了前几期的内容?请看 “幸福快讯” 往期回顾
 


积极断言分享

  • I am open to all possibilities. I have abundance in all areas of my life. I begin again and again, to reinvent myself daily. 我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胸怀。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,我都丰富充裕,一无所缺。我开始一次次地在每一天新造自己。
  • I am thankful for all the love in my life. 我感激生命中所有的爱。
  • This is a new day, one that I have never lived before. I stay in the Now and enjoy each and every moment. 今天是新的一天,我从未活过的一天。我活在当下,享受每一个瞬间。

幸福成长小组
成员招募!

感谢参加过幸福成长小组的朋友们的口碑相传,使幸福课堂的影响力如夏日里的花朵蔓延开放。接下来的北京、上海幸福成长小组,仍为Karen亲自带领,剩余名额不多,如果你有亲朋好友推荐参加,抓紧报名哟!具体时间:

上海:2012年12月7-9日
北京:2013年1月18-20日

成长小组模式,每期仅16席。

幸福成长小组介绍
报名咨询请发邮件至:
info@idg-asia.com
电话: +86-10-85306908




Copyright © 2012 北京一迪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,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