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ar Susan,
介绍积极心理学的时候,我们常常会用到“快乐”、“幸福”这些字眼,也常常会听到一些疑问,特别是来自于爱思索的人-- “幸福是能够学习的东西吗?”,“快乐是一种感受吧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有共性吗?”,“我好像已经挺幸福了,是不是就不用学习了?”…… 人生的某些特定阶段里,我们会对自己的总体生活感到满足,会对自己过往的努力和成绩感到自豪,也会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感到欣慰,我们对未来也会有目标有计划。这些其实都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旨:我们的满足感、自豪感、成长,以及对未来的乐观和信心,都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幸福,又称“主观幸福感”,是一种构建,是一个过程:当我们在创造愉悦、投入、关系、意义和成就的时候,我们在持续地建立自己的幸福人生。任何境遇下,我们都有更多的潜力去发挥,都可以更好地面对挑战,都可以不断地学习和成长,也都可以更加积极地影响周围的人和事。
这期的幸福快讯的主角,亭婷,带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启示。认识亭婷五年来,见证了她的成熟和成长。在许多人眼里,她的人生也许很“顺”:聪明、美丽、外向、有朋友、有快乐的家、也有充实的工作。不过人生是不能比较的,亭婷也有她的苦恼、挣扎、逆境和挑战。感谢爱思索的她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,更感谢她带给我们鼓励:幸福是信念,幸福亦是行动。
Karen 
幸福感言
“幸福是信念,幸福亦是行动,幸福是可以习得的。”
-- 曾亭婷(2008年北京幸福成长小组一期成员)
从2008年开始探索幸福之旅以来,不知不觉已经过了4年的时间。我本是一个慢热的学生,且初学时心里带着很多疑问:人与生俱来便追求向往幸福,这还需要学习么?这么形而上学的课题能帮到我的现实生活吗?我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告诉我要重视数据,关注事实,而个人的情感在需要时是可以被忽略的。不管当时的我承认与否,学习幸福关注自我,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我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。
学习伊始,拉开的似乎是对抗的序幕。这时,幸福成长小组的成立为我提供了学习与探讨的同伴,也让我找到了耐心引导,直言反馈并见证我成长的领路人和老师,Karen。在我的幸福成长日记里曾经摘抄过这样一段话: “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, and more practically, the path to mental, physical and spiritual well-being – begins, like most journeys, witha leap of faith. While faith is the great universal stepping-stone,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alize the complexities and challenges of a spiritual path. In additional to written text, we often seek the guidance of a companion or a skillful teacher to stimulate and encourage us.” 幸福,首先是一个信念;幸福成长需要有集体的智慧,有导师的指引。
幸福还是一种思维方式,需要不断的练习。不管是感恩的态度,韧性、自我效能的培养,还是习得性乐观,都需要我们关注自己的想法。了解自己在当下一刻的想法,体会随之而来的情感,才能选择我们应对的方式。我以往在处理负面情绪时往往束之高阁、置之不理,但是它的锐角还在,不注意的时候就会跳出来刺痛自己。课上教给我的ABC模式(Adversity 逆境– Belief 信念– Consequence 结果)练习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常常伴随我,化解自己本该是尴尬,内疚或者恼怒的情绪。
我至今还保持的另一个幸福练习是写幸福日记。里面记录了自己开心、快乐、自豪的瞬间。当所有的不开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褪色,我们的幸福,哪怕是最微小的快乐都被凝结下来,储存在幸福银行里慢慢累积;翻开日记,似乎时间冻结,变成一道永恒的空间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。这种愉悦无需辨识,无需考证,双眼一瞥就能感受--- 我们很难不感动、感恩、感激。
幸福配方不是一成不变,也需要探讨和持之以恒的学习。西方有句谚语说:Insights come to light through dialogue(通过对话得到新领悟)。我刚开始学习ABC模式时,也把它作为万能药,一定要把情绪控制好,或者“修理”妥当。随着练习的次数增多,开始更了解自己的情绪,接受自己的情绪。曾经有一次,我非常失望并且生气,不管怎么用ABC来引导自己都没有办法排解。后来我和其中一位幸福小组的朋友倾诉。她询问了我的感受,表示理解同时还耐心地倾听我如何对抗负面情绪的过程。事实上,当她开始引导我接受自己的情绪时,我感觉已经好了很多。通过和朋友的探讨,我认识到什么时候需要治愈(cure/fix),而另外一些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关怀(care/compassion)。关怀是在尝试不同的治愈方法后,不能成功,但我们参与到他人的体验中,爱与关怀流露,对方也能感知。奇妙的是关怀自然会带来治愈。在这样的探讨中,我也常常感知与收获不同的视角。
作为幸福课堂的学生,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是,Happiness is a belief, thought, and practice. And it can be learned(幸福是一份信念,一种思维方式和自我修炼的过程。幸福是可习得的)。我曾看到一些人被自己的怀疑或是思维惯性暂时打消了学习的念头,但是更多的学员怀着对积极心理学的热忱,抱着开放的心态来参加幸福课。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幸福课的魅力,被她所吸引,被她所折服。
|
|
积极断言分享
-
The more grateful I am, the more reasons I find to be grateful. 我越感恩,越会发现更多的原因去感恩。
-
My life is a joy filled with love, fun and friendship. All I need do is to stop all criticism, forgive, relax and be open. 我的生活是一种快乐,充满了爱、趣味和友情。我所要做的是放下各种批评,去宽恕,去放松和开放自己的心。
-
I choose love, joy and freedom, open my heart and allow wonderful things to flow into my life. 我选择爱、快乐和自由,选择敞开自己的心让美好的事情进入自己的生活。
|
|
|
幸福成长小组
成员招募!
感谢参加过幸福成长小组的朋友们的口碑相传,使幸福课堂的影响力如夏日里的花朵蔓延开放。接下来的北京、上海幸福成长小组,仍为Karen亲自带领,剩余名额不多,如果你有亲朋好友推荐参加,抓紧报名哟!具体时间:
北京:2012年8月24-26日
上海:2012年9月7-9日
成长小组模式,每期仅16席。
幸福成长小组介绍
报名咨询请发邮件至:info@idg-asia.com
电话: +86-10-85306908
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