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律与幸福

孩子的学习成绩恐怕是影响家长及孩子幸福指数的最重要因素。所以,家长们为了让孩子“不输在起跑线上”,从小学伊始就为孩子上“好学校”操心劳累,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!“好学校”真的那么重要吗?还有什么比“好学校”更能提高学习成绩的“东东”吗?积极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:真的可以有!

积极心理学家安吉拉是研究自律的专家,她在自律研究论文中这样写道:“美国青年的低成就常被归咎于缺乏教师资源(就像我们家长也常抱怨好老师太少一样)、课本枯燥、班级人数太多。对于那些未能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的学生,我们认为还应该再补充一个原因:他们缺乏自律。。。我们相信,对于许多美国孩子来说,要他们选择为了长期收益而牺牲短期快乐是一件很艰难的事,建立自律项目也许是获得学业成就的星光大道。”

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*塞利格曼这样评论道:这也揭开了一个长久以来男女生学习成绩的差距之谜。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一门主课中,女孩通常比男孩成绩好,尽管平均而言,女孩的智商并不比男孩高。谜底是:自律比智商更能预测成绩(自律的预测准确性比智商高出2倍);女孩的自律比男孩更好。(摘自《持续的幸福》)

自律的好处远不止于此(提高成绩)!斯科特*派克(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作者,著名心理医生)认为,人生苦难重重,烦恼多多!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,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,激发我们的勇气,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,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。正如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*富兰克林所说:“惟有痛苦才能带来教益。”而能够面对问题、忍受痛苦的首要性格品质是什么?——自律!

不自律的人会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,但问题和痛苦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规避而自行消失,正如心理学大师荣格所说:“神经官能症,是人生痛苦的常见替代品。”替代品(心理问题)带来的痛苦,比逃避痛苦带来的痛苦更加强烈!正所谓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”。所以,自律对我们的幸福、心智成长是多么的重要!

自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:推迟满足感、承担责任、尊重事实、保持平衡。其中推迟满足感训练对孩子而言是最重要、最常见、最有效的练习。

  1. 正确的顺序。对于学龄前(6岁以前)的孩子,应该训练他的耐心,按顺序参与游戏而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;吃蛋糕时,不能先吃最好吃的(奶油),应该先吃蛋糕。
  2. “先吃苦,后享受”的价值观。对学生而言,一定要先完成作业、家务或难度更大的事情,然后再做容易的、享受的事情,如看电视、玩游戏、打球等。
  3. 家长的榜样作用。如果家长不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“先吃苦,后享受”,孩子就永远也不会学到自律,不能推迟满足欲望的冲动。你懂的!
  4. 孩子的安全感与价值感。对于孩子来说,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接纳、鼓励与赞扬、没有时间与父母共同玩耍,他就不会有安全感和价值感。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延迟满足的,因为他们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机会!

各位家长,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个问题,拿出一点精力来培养孩子的自律、好性格,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超出您的预期,全家人的幸福感也会增值!